最新中國城市化率(中國城市化率是多少2022)
本文目錄一覽:
- 1、
- 2、
- 3、
- 4、
- 5、
- 6、
城市化率70%意味什么
城市化率達到70%基本上可以算是中等發達國家的行業了。
在城市學研究中,70%的城鎮化率意味著城鎮化從“農民進城”的上半場,步入“人口進一步向中心城市聚集”的下半場。城市的規模效應愈加突出。當城鎮化率達到70%以后,城鎮化發展將由快速增長階段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城鄉差別會越來越小,城鎮人口增長速度將逐漸趨緩,區域空間一體化更加明顯。
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64%,已接近70%拐點,這是對于城市大發展態勢的定位,即中國處在高速城鎮化的中后期。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十四五”規劃對于城市目標的界定,建設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
中國城市化率是多少2021?
中國城市化率是64.72%。
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工作取得新成效,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進,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載能力得到增強,城市建設品質逐漸提高,城鄉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成渝地區建設實現良好開局,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
一、提高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加快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持續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和形態,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向鄉村覆蓋,支持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和農村改革試驗區加快改革探索。
中國城市化率是多少2021?
中國城市化率是46.6%。根據網上數據,2017年中國城市化率是58.52%,而1980年這個數字是19.2%,改革開放40年,中國城市化水平已經增長了3倍,城市人口從2億增長到8.13億。
從表中可以看到,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普遍在80-90%,發展中國家則在50%左右。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人口大國是日本,達到了93.02%,而美國和英法德則要低一些,在80%左右,德國甚至只有75%。和中國發展水平相近的土耳其是72.89%,墨西哥是78.97%。
中國城市化率變化原因
中國農村是典型的小農經濟,沒有大規模農場化生產,每人精耕細作幾畝地,這種農業方式對人口的需求量比較大!美國有166萬畝耕地,農村人口只有6000萬,實際參與勞動的農民只有2000萬左右,而中國150萬畝耕地,農村人口多達6億。
只要中國的農業方式不變,不走向大農場化,中國農村人口依然會保持較高數量。但中國徹底走向農場化不現實,所以中國農村人口注定會很多。
中國耕地屬于國家,農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和買賣權,這是中國小農經濟得以維持的根本原因。只要中國農村的土地所有制不發生變化,耕地不允許買賣,農村人口減少的趨勢不會加快。
2021中國城市化率是多少?
2021中國城市化率是64.72%。
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工作取得新成效,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進,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載能力得到增強。
2022年,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更充分體現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一是提高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加快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持續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和形態,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中國城市化的發展: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支持一批條件較好的縣城重點發展,更好滿足農民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和縣城居民生產生活需要。
對于縣域發展,國家發改委提出,今年統籌運用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加強存量低效建設用地再開發,合理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支持120個縣城建設示范地區率先推動縣城補短板強弱項,支持20個縣城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建設等,打造一批縣域城鎮化的典范。
什么是城鎮化率?有什么重要意義?
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是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中必然經歷的歷史階段。 城鎮化率是指一個國家(地區)常住于城鎮的人口占該國家(地區)總人口的比例。 根據正統網微信上介紹,它是反映城鎮化水平高低、提示城鎮化進程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中國統計年鑒2013》“人口”章,有1949年至今的城鎮化率數據。
城鎮化(Urbanization)是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是隨著工業化發展,非農產業不斷向城鎮集聚,從而農村人口不斷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農村地域向城鎮地域轉化、城鎮數量增加和規模不斷擴大、城鎮生產生活方式和城鎮文明不斷向農村傳播擴散的歷史過程。
1. 人口轉化。城市能夠創造出比較多的就業機會,大量吸收農村剩余人口。
2. 產業調整。城市化過程能夠卓有成效地帶動廣大農村的發展,有利于改善地區產業結構。
3. 工業發展。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工業化使城市化獲得持續推進的動力。
4. 科技進步。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信息化的推進,使現代化大城市成為主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進而提高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
5. 文化交流。有利于城市與鄉村的交流,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擴展資料:
城市化也稱為城鎮化,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
城鎮化過程包括人口職業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轉變、土地及地域空間的變化。不同的學科從不同的角度對之有不同的解釋,就目前來說,國內外學者對城市化的概念分別從人口學、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角度予以了闡述。
2011年12月,中國社會藍皮書發布,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首次超過50%,標志著中國城市化首次突破50%。
城市化(或城鎮化)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內容的社會經濟演進過程,不同學科從不同的角度給予了各自的解讀。
人口學對城市化的定義強調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和集中,及其帶來的城市人口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經濟學對城市化定義強調的是農村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化的過程。
社會學意義上的城市化強調的是城市社會生活方式的產生、發展和擴散的過程。
國家統計局: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歷年統計數據(1949 - 2015)
國家統計局: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歷年統計數據(1949 - 2015) 年份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2015年 56.10 2014年 54.77 2013年 53.73 2012年 52.57 2011年 51.27 2010年 47.50 2009年 46.59 2008年 45.68 2007年 44.94 2006年 43.90 2005年 42.99 2004年 41.76 2003年 40.53 2002年 39.09 2001年 37.66 2000年 36.22 1999年 30.89 1998年 30.40 1997年 29.92 1996年 29.37 1995年 29.04 1994年 28.62 1993年 28.14 1992年 27.63 1991年 26.37 1990年 26.41 1989年 26.21 1988年 25.81 1987年 25.32 1986年 24.52 1985年 23.71 1984年 23.01 1983年 21.62 1982年 21.13 1981年 20.16 1980年 19.39 1979年 19.99 1978年 17.92 1977年 17.55 1976年 17.44 1975年 17.34 1974年 17.16 1973年 17.20 1972年 17.13 1971年 17.26 1970年 17.38 1969年 17.50 1968年 17.62 1967年 17.74 1966年 17.86 1965年 17.98 1964年 18.37 1963年 16.84 1962年 17.331961年 19.29 1960年 19.75 1959年 18.411958年 16.25 1957年 15.39 1956年 14.62 1955年 13.48 1954年 13.69 1953年 13.31 1952年 12.46 1951年 11.78 1950年 11.18 1949年 10.64
拓展資料
1,城市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標,一般采用人口統計學指標,即城鎮人口占總人口(包括農業與非農業)的比重。根據聯合國的估測,世界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將達到86%,我國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將達到71.2%。
2,2000年,我國的城市化率為36%。2003年,中國城市人口總量為世界的17%,居世界第1位。從比率指標來看,中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世界發展指標2005》統計的151個國家中居第107位;中國第二、三產業就業量在《國際統計年鑒2005》統計的32個國家中居最后一位。綜合比較,中國城市人口呈現雙重性:中國城市人口總量居第1位,城市人口比率指標居第70位。
3,2006年全國城市人口57706萬,占全國總人口比重為43.9%,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4.8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這三個城市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100%。
4,根據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市的人口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市人口增加207137093人,鄉村人口減少133237289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